<
新辣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44节
    “容易。”秦瑶道:“那毕竟是木头,河里也有杂草之类的容易卷进去,所以还是要很小心。”

    刘季的兴致瞬间掉下去大半,倒了洗脚水,溜了。

    秦瑶检查好门窗,又到大郎兄妹四个的屋子看了看,这才放心的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算账。

    如果水磨每天能开张五个时辰,那一天能有二十五文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七百五十文。

    细米一斤八文,能买九十三斤半,很不错的收入了。

    当然,这只是最好的设想,实际情况如何,还得经过实践才知道。

    想着这些,秦瑶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再次睁开眼,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

    厨房里有米香味飘出,刘季一般五点半起来做早饭和家务,煮饭的空档收拾衣物去河边洗。

    这个时辰,村里的女人们还在家里忙活,所以河边不会有人看见他一个大男人在洗衣裳。

    这一点,夫妻两保持了默契,秦瑶没有刻意宣扬,刘季则刻意隐瞒。

    所以还没有人知道刘季在家里除了要做饭之外,还得包揽家务和洗衣的事。

    秦瑶起床,先在后院完成每日的晨练任务——两百个引体向上。

    出一身汗后,洗漱干净,正好吃早饭。

    第62章 母子打鸟

    孩子们这个点也起来了。

    吃了早饭休息一下,大郎和二郎雷打不动出门绕村跑两圈。

    三郎和四娘才五岁,秦瑶不建议小孩这个时候就开始习武,免得伤了底子。

    所以安排他们俩上午自己读书,读的是她写在木板上的唐诗。

    只有日复一日的读,加深印象,才记得牢。

    大郎跑村很认真,一点都不偷懒。

    二郎就不一样了,跑累了直接坐在路边摘草玩,嘴里念着秦瑶教的九九乘法口诀,比起累死累活的习武,他更愿意去读书学算术。

    但他又很想学秦瑶的功夫,而学功夫的要求就是必须完成基础锻炼,这可太为难他了。

    大郎是一心想要学到后娘手里的本事,他自知脑子没二郎那么灵光,所以一心只求做好一件事。

    知道秦瑶今天要去山里狩猎,大郎出门前还特意求她等一等自己,等他完成晨练想跟她一块儿上山,所以跑得格外快。

    大郎两圈跑完,二郎还坐在田埂上纠结要不要放弃习武。

    大郎看着弟弟,无奈摇摇头,先行回家。

    刘季已经拿着镰刀去找刘老汉他们了。

    秦瑶正在准备狩猎的工具,见大郎返回,嘱咐龙凤胎不要私自去河边,两人便一起出了门。

    只是弄点肉晚上好加餐,秦瑶并没有深入森林的打算,只在山林外围。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地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草,林子里有不少小动物在活动。

    村里的村民和半大小子们也很爱到这片外围小树林里布置一些简单陷阱,偶尔运气好,能捕到兔子、地鼠之类的小家伙,给家里人加餐。

    但因为时常有人出现,这里的动物都很敏锐,人一靠近,就逃得飞快,想要逮住它们可一点都不容易。

    至少在大郎看来,想要抓到这些又小跑得又快的家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这个事情,换到秦瑶身上,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也没看清楚她是怎么做的,大郎刚想说那边有一只鸟,就听见“啾”的一声惨叫,他想说的那只鸟儿就从树上掉了下来。

    “这......”大郎有点懵。

    “去捡啊。”秦瑶见他愣着不动,出声提醒。

    “顺便把我的钢珠也捡回来,应该就在那附近,银色的,你弯下腰向上看,会有反射出来的太阳光。”秦瑶教他。

    这和光线折射有关,秦瑶想想,顺便又多讲了几个和光有关的实用技巧,就当是带学生户外实践了。

    大郎听着这些,只觉得自己距离真正习武,还有很长很长的基础路要打。

    后娘说了,这些基础没弄清楚之前,不会教她武术的。

    大郎只好把她说的这些话都先记心里,等有机会再实践,看看是不是真是这么回事。

    麻雀和钢珠他都捡了回来,秦瑶把麻雀扔进他身上斜跨的小竹篓里,两人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大郎带竹篓是想拿来这边采野果,说明这片林子里会有很多果树。

    而鸟类又最喜欢吃果子,便聚集在这一片,飞来飞去,正好成了现成的靶子。

    这种地方,弓箭完全用不着,秦瑶只用弹弓就足够。

    只要进入她视线范围的鸟,体型稍大一些的,都没能逃过被弹珠击落的命运。

    大郎只记得自己一会跑这边,一会儿跑那边,等低头一看,竹篓里一个果子没采到,各种鸟类倒是装满了,沉甸甸的,快二十斤重了。

    眼看秦瑶还在寻找,大郎提醒道:“阿姨,已经够多了。”

    “够了吗?”秦瑶拿着弹弓走过来,她才热了个身。

    大郎重重点头,把沉甸甸的竹篓提起来给她看,已经装满了。

    “好吧,那就回去吧,顺路到河边抓几条鱼,今晚炖个鱼汤喝。”

    大郎一整个期待住。

    就是回去的路上,总忍不住要看几眼秦瑶别在后腰上的弹弓,心想着,要是自己也能用这个打鸟就好了。

    “你想要试试吗?”看出小少年的心思,秦瑶回头笑问道。

    大郎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不了,要是弄坏就不好了。”

    秦瑶也没再劝,她这个弹弓确实不适合小孩用,杀伤力太大了。

    “等我回头有空,给你做一个木弹弓。”家里还有牛筋,做一个小孩子玩的,安全点。

    小少年眼睛唰的亮了起来,小跑两步追到她面前,看着她问:“真的吗?给我做木弹弓?”

    秦瑶颔首,“你平常可以先捡些圆润的小石子囤起来当子弹,不过切忌,不能对着任何比你弱小的人。”

    “我教你们习武,是让你们保护自己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秦瑶严肃的叮嘱道。

    大郎重重点头,“我知道,我不会的。”

    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露出两个尖尖的虎牙,傻傻的。

    “阿姨,那你什么时候有空啊?”他还是忍不住问,因为太期待,太想要快点得到。

    两人已经走到河边,秦瑶示意他在河岸上等待,在小树林里挑一根长度粗细合适的树枝做鱼叉,“这两天吧。”挽起裤腿,下了河。

    河水漫过她小腿,水流比较湍急,但她仍旧稳稳站在那,好似一整条河的冲力都无法将她击倒。

    这一站,秦瑶就像是定在了那里,都快要和整条河融为一体了。

    大郎抱着篓子蹲下来,一点都不担心她抓不到鱼,看看天,看看地,再看看满篓的鸟,呵呵的笑起来,他马上就有自己的弹弓啦,二郎知道肯定羡慕得想哭。

    很快,河里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一条鱼就被扔到了他面前。

    鱼尾噼里啪啦的甩动着,有大郎手板那么宽,中间有个血窟窿,还没死透呢。

    大郎立马给它摁住,拔一根草茎穿过鱼鳃,把鱼串起来。

    刚串好,又一条扔了上来,这种收获的感觉简直太好了,小少年忍不住笑出了声,河岸边都是他兴奋的声音。

    一连五条鱼,都串在一根草上,沉甸甸的,大郎都有点提不动。

    他忙大喊:“够啦!够啦!”

    秦瑶这才把木棍一扔,从河里跃上来,放下裤腿,娘两一人提鱼,一人抱筐,满载而归。

    路上见到水沟里长了很多水芹菜,两人又薅了满满一大把带回。

    第63章 八分饱

    不过鸟多了,收拾起来很是费了娘五个一番功夫。

    秦瑶烧了一大锅开水,水倒进木盆凉一凉,再把这些鸟全部倒进去滚两遍。

    然后大郎兄妹四个负责拔毛,她拿着剪刀开膛破肚,忙活一个中午,得到一大盆的鸟肉。

    上次家里做爆炒麻雀,兄妹四人正好犯错被罚不许吃肉,就没吃到。

    这次看见这一大盆,兴奋得要命,天还没黑呢,就盼着快点热锅倒油。

    秦瑶想着一会儿吃饭人多,干脆先把这一盆鸟肉炸出来。

    刚炸出来的肉酥酥脆脆的,沾一点点盐就很好吃了。

    秦瑶盛出一小碗,把眼巴巴盯着的四个小孩送出厨房,将所有的鸟肉都过一遍油,炸出来满满一盆。

    香气飘到了河岸边正在搭棚子的刘老汉父子五人鼻子前,把几人馋得直吸口水,暗暗加快了速度,想着快点做完,快点吃上这香喷喷的晚饭。

    鸟肉这么多,秦瑶只分半盆出来,剩下半盆炸过还能放两三天,留着自家过后慢慢吃。

    等秦瑶把鱼杀好时,大嫂何氏和二嫂邱氏先带着孩子过来了。

    张氏留在河边,盯着水磨磨麦子。

    两人一到,不用秦瑶交代,她家厨房在她们眼里,就和在自己家一样熟悉,自己就找到了要做的事。

    邱氏摘了自家菜园里的菜来,有豆子、青菜、瓢瓜,拿到洗水台那洗干净,洗完顺便又把秦瑶早上摘的水芹菜收拾了,只留下最嫩的。

    然后自己进厨房放下案板,把菜切好。

    何氏拿出淘米的大瓜瓢,问邱氏今天多少人吃饭,她好量米煮稀饭。

    秦瑶赶忙提醒:“二嫂,我一个人算五个啊。”